2022年初,为推动西南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川音乐学院正式启动“藏羌行·凉山行——中国青年作曲家四川采风创作计划”。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本校的贾国平教授、周湘林教授、郝维亚教授、杨晓忠教授、郭元教授五位资深作曲家、教授组成专家评审团,面向世界范围,招募有志于传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年轻人,在经过评审团严谨认真的遴选后,最终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福州、成都以及在海外工作学习的11名中国青年作曲家入选。此项活动旨在凝聚一批具有蜀地标识的当代作曲家并推出一系列作品;探寻四川多地域、多民族传统音乐生命力的当代话语建设;铺设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对话世界的路径与窗口。
2023年12月11日晚,“藏羌行·凉山行”新作品音乐会于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成功举行,上演了由入选作曲家在历经近距离采风、构思酝酿和伏案写作之后的11首新作品。音乐会开始前,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文峰发表致辞。文院长在致辞中谈到,“中国青年作曲家四川采风创作计划”是川音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一个多学科互动的艺术实践平台,其目标和意义体现在展现四川音乐学院的独特视角与学术追求;搭建有地域性、有时代性、有延展性的音乐创作平台;激励中国青年音乐创作人才的持续成长等几个方面。并希望本项活动能够持续注入活力,不断助力青年作曲家的未来发展,探索民族音乐创作的未来风格与发展路径,培养出真正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明德的未来领军人物。
本场音乐会的指挥由青年指挥家、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陈涛担任。音乐会的第一首作品为《山地随想》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由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蒋骁然博士作曲。该作选取彝山采风素材,突出民间特有的旋律及节奏型,通过现代性的创作手法加以变化和发展。作品开头钢琴持续重复的和弦琶音式音型恰似沉重大山的持续低鸣,而大提琴一次次地回应如同高山人民的放歌与呐喊,将听众身临其境带入“大山”世界。整体结构短小精炼,一气呵成。
第二首作品《山海有灵》为单簧管、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周铁博士作曲。该作品的音乐灵感源于巍峨群山中包裹着的湖水涟漪和回荡在远处山谷里的彝族歌舞。作品的五个独立部分,山歌、部落、群山、湖和舞蹈分别描绘出五个不同的场景,在听觉上各具特色。
第三首作品为《岚响》为竹笛、中阮和打击乐而作,由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刘鹏博士作曲。作曲家被羌彝腹地的壮丽、巍峨和无比鲜活的山民、山歌所感动,逐成该作,意在忠实还原藏羌彝音乐素材并与当代作曲技法之间达到平衡,既保留羌族酒歌、彝族高腔和藏族弦子舞的滋味,又将之重新架构,创造出了颇具当代气息的聆听风味。该作由作曲家本人担任指挥。
第四首作品《思捻》为古筝、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由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刘奇琦作曲。作品取材于羌族多声部古歌妮莎中的一段诗句:“母亲在什么地方出生?母亲在出狐皮地方出生。母亲在什么地方死去?母亲在羊毛杆刻槽里死去。”妮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羌族儿女对故土的乡情基因、文化脉冲和人情律动。作品整体的音响延绵而温婉,似母亲手上的羊毛线团,是对亲情的无尽颂歌。
第五首作品是由四川音乐学院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力博士为单簧管、古筝、二胡和打击乐而作的《祈愿》。该作品的灵感源于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祭司毕摩。“毕”为举行宗教活动时祝赞颂经之意,“摩”则意为长老,沟通人与神、人与万物关系。毕摩祈祷时音调深邃,意蕴悠长。作曲家在创作中提取了“吉克”家族传承的毕摩音调特征,将彝族人内心共同的那一份淳朴和美好的祈愿寄托在作品当中。
第六首作品是由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张潇霞博士为二胡、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圣地II》。该作品受大凉山的一位民间演奏家用叶子吹奏的音乐“思恋曲”所启发。“思恋曲”旋律婉转、悠长,有着丰富而生动的音色变化过程。《圣地II》以其为基本素材,使用二胡和弦乐的音色配置,表达了对圣地壮阔的美景和民间音乐家令人动容的乐声的由衷敬意。
第七首作品《大凉山印象》,为竹笛、琵琶、大提琴和打击乐而作。该作品由德国汉堡音乐学院博士候选人胡一轩作曲,是作曲家对大凉山采风的回忆,也是阅读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句有感而发。三件乐器和一组打击乐生动描绘了作曲家记忆中多彩缤纷的大凉山,那里的山、云,和明亮的歌声、黝黑的脸庞。
第八首作品《寻声·博什瓦黑》,为竹笛、琵琶、小提琴、大提琴和打击乐而作。该作由苏州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孔志轩博士作曲,作品创作灵感源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博什瓦黑岩画群,其中包含了图腾文化、彝族风俗、佛教文化以及南诏国风情等题材。音乐素材取自彝族民间音乐,结合汉族传统音乐元素,以“寻声”为题,意在探寻先民留下的文化印记。
第九首作品《火图腾》,为竹笛、二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作。该作品由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郝宇锴作曲,创作灵感源于彝族的图腾印记—火。彝族人认为火是万事万物的起源,能征服一切、战胜敌人、驱除害虫、除妖避邪,能净化世间一切污秽之物。作品引用了彝族民歌的素材,结合于当代的作曲技法,作品的整体气质如同一团生生不息的火焰,将别具一格的彝族火文化娓娓道来。
第十首作品为混合编制的室内乐作品《痕》,为人声、二胡、古筝、打击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作。该作品由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刘博博士作曲,灵感源于彝族音乐,旨在探索并融合传统彝族音乐元素与现代室内乐的奇妙交融。《痕》的音乐元素构成,融合了彝族传统乐器的曲调,如口琴、月琴和民歌表演,与室内乐现代演奏方式相互交织,营造了一种令人遐想的声响景观,既传承了彝族音乐的原始韵味,又为其注入了现代音乐的多变性与复杂性。
策 划:文锋 杨晓忠 杨晓
审 核:杨晓忠 郝宇锴 刘鹏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